top of page
首頁結語.png

移之萬花筒
50 Shades of Migration

I 移之萬花筒: Welcome
一般 (2).png
I 移之萬花筒: 圖片

活動簡介

在移動日趨容易的時代,我們時常能夠接觸不同文化的處事方法,讓我們靈光乍現、激盪出創新與創意。
本次講座的5位分享人,將從青年返鄉、以色列與印尼的移民歷史,以及外籍白領在台灣的工作經驗,帶你一窺移動帶出的創新思維。

I 移之萬花筒: About

講者介紹

S__32702530_edited_edited.jpg
DSCF5717_edited_edited.jpg
ISHIYAMA_edited.jpg

主持人:李凱莉

┇勵馨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


現任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主任,長年投入人口販運被害人協助、政策倡議及跨專業網絡整合工作,並積極投入方案創新及國際合作計畫。兩年多的時間,將一小型的地方性移工庇護所,轉型為全方位的創新服務中心。


李凱莉現為全國性講師,培訓移工服務及政府與民間團體,並參與相關法律及政策修訂等,提供專家諮詢意見。其具有社會學及基督教神學的專業背景,使她成為人權優先及和平促進的推動者。

張聖琳

┇臺大創新設計學院副院長兼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擔任臺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與生物多樣性碩士國際學位學程的教授,近年更參與臺大創新設計學院(D-School)的創立,身兼副院長與創新領域學士學位學程主任。
他的專業領域包括:文化地景與跨文化認同、智慧成長社區與永續生活方式、跨文化與跨領域的設計教育、新鄉村與農學都會,與社會創新與社會設計。

Epo Ishiyama石山絵歩

┇日本每日新聞亞洲總局特派員

日本每日新聞駐曼谷記者,同時擔任日本海外記者組織 Reporters Beyond Borders Japan 的執行長。
執業十五年來,石山主要關心的群體包含在日本的菲律賓和印尼籍看護工。身為傅爾布萊特計畫(Fulbright)的訪問研究者,他也研究在美國的外國看護工。他的研究興趣多專注於移動、照護工作與性別議題。

Marco只有頭_edited.jpg
Danielle Mor只有頭.jpg
Ela_photo_edited_edited.jpg

Marco Kusumawijaya

┇印尼RUJAK都市研究中心創辦人及研究員

Marco 是一位專業建築師與都市學家,並同時涉足藝術領域。2006年至2010年間,他曾擔任雅加達藝術理事會的主席和主任。之後,他創辦了Rujak都市研究中心(Rujak Center for Urban Studies (RCUS))。2018年中開始,他也加入政府部門,並且擔任海岸地區管理委員會主席到2019年底。最近,他將出版一套有關印尼城市的導論性書籍,將於2023年8月15日公開販售。

Danielle Mor

┇以色列猶太事務局-Christian Friends創會理事

Danielle Mor,目前擔任以色列猶太事務局轄下的基督教之友(Christian Friends of The Jewish Agency)的創始總監,兼以色列及全球慈善部門副總裁,他已在該組織工作超過20年。這樣的工作經歷與他個人和家族的故事密不可分。多年來,Danielle深度參與了移民和安置計畫,包括來自衣索比亞、烏克蘭和法國的移民;對大屠殺倖存者的支援計畫;以及恐怖攻擊受害者基金。

陳艾薇 Ela

┇勵馨移住者服務中心專員

來自印尼的艾薇任職於勵馨基金會移住者服務中心。在媒體、電影和文化研究的教育背景下,他為移工提供支持和培力,同時積極推動能促進多元和包容的方案。在本次活動中,艾薇的觀點強調移住者的權利、機會和受保障的未來,為建立一個包容性的台灣社會做出貢獻。

I 移之萬花筒: Team

活動記錄

DSCN2544.JPG

張聖琳

From my Family-shed of Migration 我的家族移動史

在二戰、國共內戰的背景下,張聖琳與他的家庭史就是20世紀全球的移民史。與外婆一起長大的他,常常聽祖母提起從前山東的老家,經年累月形成一個心中的Virtual Home,即便他自己沒有經歷過老一輩的生離死別,也共享著這份堅韌的認同

戰爭、教育、疾病,與經濟發展度(工作)是主要刺激移民的四大元素,每個人都可以回頭看看自己的家族史,毫無意外的,每個人都是移動的產物。不說遙遠的過去,現在有人在矽谷吃台菜、在竹科上美國學校,他們要求的並不是回到家鄉,而是一種混合的Bi-Gration。


近年,東南亞家庭也加入了這種混合,東南亞的姊妹參與著台灣的生活,大量承擔起家戶內照護的責任,在過去,我們經常以核心家庭的視角去看移民,然而,在華人的社會中應該要橫跨多代來觀察,因為你可以明顯看見「家庭」的社會功能正在快速轉變,而東南亞的移工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DSCN2572_edited.jpg

Epo Ishiyama 石山絵歩

Foreign caregivers in Japan 在日看護工
X
Innovation 創新

在日本,外國籍照護工會用簽證分類成:透過EPA計畫者、照護者、技能實習(Technical Training),以及特定技能工作者(Specified Skilled Worker),大部分是東南亞人和中國人。最主要的政策方向轉變可以從後兩者看出。
從1991年以來,移工進入日本的方式以技術訓練為主,這個制度,以學習為名實則是在日本工作,名實不符外也對移工保障不足,長年為人詬病;相較之下,2019年通過的「特定技能工作者」則誠實許多,政府除了承認缺工,在移工保障措施上也進步不少,考過證照的移工可以永久居留、也能帶家眷一同赴日,使移工擺脫暫時性、補充性人力的定位。
Epo認為,移工要適應其工作與新生活,最難的就是語言與迥異的歷史文化背景。
為了解決問題,科技總能幫上大忙。Epo舉例各種翻譯與紀錄的app,有效的幫助移工完成工作,並且可以即時、迅速地紀錄照護工作進度與被照顧者的健康狀況,避免紛爭外,也讓與家屬的溝通更順利。即使是最被視為理所當然的影音平台,也讓移工能更快速認識日本文化,顯見科技對於多元共融有極大的幫助。

DSCN2584_edited.jpg

Marco Kusumawijaya

Migration: Beyond Economic Exigency
移動:經濟需求之外

身為都市學家,Marco認為經濟、錢財在移動、移工議題之中確實很重要。但社會層面也不容小覷。並且,他也強調移動對於「輸出國/移出地」的重要性。

比如,印尼政府就對移工輸出的現象愛理不理,這導致印尼移工受到的保護不足,不像菲律賓移工有很多支持與幫助。

再比如,在韓國的鄉村婚姻中,有40%是本國男與外國女的婚姻,並且他們的生育率是較高的,混血兒越來越多,成為韓國政府眼中必須面對的議題。

Marco認為,「身體」不只是體力與才能、「人」不只是勞動力、「工作」也不只是生產。每個人都有夢想、希望與能力,來到異地的同時,也會帶來他們自己國家的問題。人們不能奢求移工只解決自身的問題而忽略他們的處境。

Marco呼籲,人們必須更常討論這些事情,不只負面問題,也要討論移工的「潛力」,意即移民工帶給移動目的國什麼新事物?

DSCN2629_edited.jpg

Noga Shinar X Danielle Mor

引言:以色列與移動 X 什麼是 Aliyah?

Noga認為,猶太人幾乎等於「移動」本身,除了過去曾經是遊牧民族之外,也有豐富的移動歷史,比如大家熟知的出埃及記以及與羅馬之間的恩怨,直到上個世紀才又回到以色列。在猶太人心中,即便不那麼虔誠,卻仍然共享了這段歷史與文化,對「以色列」有著真心的嚮往。

他認為,無論現在如何,過去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是移民或難民,都只是想要找個安身立命的地方,有能力者為何不能相互提供協助呢?


在Danielle的影片中,Aliyah意指尋求幸福與天父,是具有宗教意義的。然而,在現代卻變成一種文化符號,協助呼召、連結三百多萬的猶太人,回到以色列。

Aliyah的背後,也代表人們共同渴望猶太大屠殺不要再發生,更相信在「以色列」的保護下不會再發生。現在,猶太人很幸運地在全世界各地有了很多盟友。在衣索比亞內戰時期,以色列更派員將那裡的猶太人接回,在36小時內成功救援14000人,創下世界紀錄。

這些事是幸福也是幸運的,因為八十年前,生而為猶太人代表獲判死刑。現在,卻是充滿恩典、受到喜愛的,這份幸福來之不易,猶太人應時時心懷感激。

DSCN2653_edited.jpg

Ela 陳艾薇

Not the 50 shades of Grey, but a wanna be rags to riches
總裁故事算什麼,鄉下小孩出頭天!

台灣,並不是Ela的原生母國,但卻在這裡找到他的立足之地。在非洲,有一句諺語「養一個孩子,需要整個村莊來幫忙」同樣的,他也認為「要接納外國人,需要整個國家參與」。
起初,Ela剛到台灣時也曾短暫陷入困頓。他擔憂地說,在台灣,沒有任何人際連結、沒有資源,若經濟陷入困境該怎麼辦?
轉捩點發生在政府推出「外國人才招攬政策」後,使得外國白領可以居留更容易;社區大學也為外國人提供中文教育,並給予他們交流語言的機會。
在台灣工作的Ela,感覺到文化是最難適應的,因為只有長期的浸染在當地社會中,你才能理解一切生活準則,比如台灣租屋的「押金文化」等,然而,台灣卻少有系統性的支持幫助外國人更快融入社會。
最後他建議,政府需要提出創新的政策,為社會中缺乏支持的群體提供幫助以達到雙贏。最好的例子就是勵馨移住者服務中心,在辦公室,可以同時看到多語的環境與員工,讓各種文化交織共舞。

I 移之萬花筒: Inventory
結語.png

印尼詩人 Kiwinda

我不再將白種人視為「白人」。
我學到將他們視為獨立的個體,而非透過文化濾鏡去看他們,
認識並涵容我們之間的差異,而不是專注在區分彼此。
我們都將能夠越來越樂於一起生活。

I no longer saw white people as “white.” 
I had learned to see them as individuals and not through my cultural filter…,
acknowledging our differences but not focusing on them, 
we have been able to enjoy our life together more and more.

I 移之萬花筒: About
bottom of page